环球看热讯:日产“绝技”e-POWER,混动电驱时代的终极答案?
自从1997年丰田第一台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推出以来,量产混动汽车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混合动力都是内燃机时代的一个注脚,对主流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但随着行业电气化革新、“双积分”要求以及消费者对于驾乘品质的提升,混动技术开始发力,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,一些后起之秀逐渐崭露头角。耕耘电驱技术多年的日产,也拿出了e-POWER这个混动技术的“终极答案”。
为什么混动的趋势愈发明显?为什么电驱车型开始受到追捧?e-POWER技术是否更能代表未来?今天,我们邀请到了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,和我们的编辑一起畅谈这一场化石燃料和电能的邂逅。
视频加载中...即便在新能源汽车兴盛的今天,纯电动汽车也并非绝大多数人的首选,以比亚迪、丰田、本田等代表的混动型汽车反而更受消费者欢迎。但在政府排放“双积分”政策的影响下,就连丰田的一些混动车型,即使将油耗降低至每百公里4.3升的水平,也即将无法满足2025年每百公里4升的及格线。日产的轩逸e-POWER车型,却能将每百公里的油耗水平控制在3.9升,如此高效的能耗表现,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?
日产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由来已久。全球首个畅销的纯电动汽车聆风正是他们的得意之作。彼时的市场尚未如今天一般对电动化车型如此热衷,聆风与其背后隐含的电驱技术也未被市场重视,作为先驱者的聆风有些生不逢时。
但聆风的成功经验,让日产孵化出了更符合当下市场潮流的新动力系统:e-POWER。这是日产迄今为止电驱技术的最高结晶,结合了高效率发动机、高功率电机以及功率型电池,完美地将燃油车的补能优势和电驱动力的驾控优势结合在一起。这样的技术目前市场上仅此一家,绝无分店。
有别于丰田大名鼎鼎的THS混动系统,日产e-POWER采用了电能混动方式,而非前者的机械混动方式。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取消了传统内燃机动力组合中必不可少的变速箱,且内燃机完全不参与驱动力输出,只作为发电机存在。
这样做的好处在于,发动机无需随着车速变化而改变转速,始终维持在最高效的工况“点”,将燃油的利用率提升到极致。日产的HR12高效发动机专为e-POWER而生,超高热效率让它能够完美胜任充分发挥化石燃料效能的作用。
内燃机不直接参与驱动,压力就来到了电机和电池这边。好在,日产的技术积累起到了关键作用。最大输出100千瓦、峰值扭矩300牛·米的电机应运而生。这台机器的绝对动力参数并不十分夸张,但它的优势在于高度集成化,体积较小,可以完美适配包括Note、Kicks、逍客、奇骏在内的多个车型,放在国内家轿市场长期的“销量王”轩逸上也毫无压力。
在消费者日常使用场景中,最容易感知到的性能表现就是零到六十公里的加速,在瞬时输出300牛·米的电机帮助下,日产轩逸e-POWER能够在4.05秒的时间完成加速,换句话说,它开起来足够“轻快”,电驱动的平顺性、动力响应的及时性也都是它的优点。
在没有了变速箱以后,动力的传输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日产的e-POWER系统没有效仿大多数车企的做法,将一块大容量电池塞进车身,作为电机的“蓄力池”,相反,它采用了一块高充放倍率的功率型电池,将内燃机产生的电能频繁、即时、直接地传递给电机。
作为“蓄力池”的能量型电池通常只支持低倍率充放电,如果充放电功率过高,内阻就会增加,电池内部就会发热。而e-POWER所采用的的三元锂离子功率型电池只有两千瓦时的容量,但可以支持最高30C的高倍率充放电,实现所谓的“闪存闪放”,因此也就能够支持高功率电机的运行。
为什么日产的e-POWER可以顺利落地?整套系统的关键就是这一块功率型电池。电池的研发属于电化学领域的技术,由于燃油车时代汽车工业的重心在于机械工程,想要实现跨领域的技术突破确实有一定难度。而日产在电驱技术道路上的探索使其率先攻克电池难题,为e-POWER的量产落地扫清了障碍。
e-POWER的神奇表现,让我再次想起了“技术日产、人·车·生活”这句口号。从掀起平民跑车潮流的“淑女”Z到名震天下的“战神”GT-R,从电动先驱聆风到如今的轩逸e-POWER,日产始终在技术研发方面显示出无限的真诚。内燃机时代,日产已经留下无数经典,而凭借着e-POWER,相信日产也将阔步迈向电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