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酒一定挂杯,挂杯不一定是好酒_全球新消息
(相关资料图)
李寻
酒桌上,常听到这样的说法:这个酒一看就是好酒,你们看,有挂杯,挂杯时间还挺长。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?是不是根据挂杯现象,就能判断出一款白酒是好酒呢?
所谓挂杯,通俗来讲,就是酒液在酒杯内壁上滑落得比较慢,从而形成泪痕一样的痕迹的现象,有个专业术语名叫“酒泪”。一般来说,纯粮固态酒酒液滑落得比较慢,容易形成酒泪,液态酒酒液滑落得很快,一般不会有酒泪出现,所以,以前人们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,根据有无挂杯和挂杯明不明显来判断酒的好坏,并非无稽之谈,而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那么,挂杯的原理是什么呢?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:一是“张力说”,说的是酒与水不同,酒精易挥发,在酒精挥发后,酒杯内壁的酒所含水分表面张力会随着酒精的不断挥发而加大。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,残留在酒杯内壁上的酒液就会形成一滴滴酒泪,在重力作用下渐渐滑入杯中,从而形成所谓的挂杯;二是“液体的润湿角说”,润湿角不同,挂杯的程度和强度就不同:三是“成分说”,说的是酒里所含物质的粘稠度导致了挂杯现象的出现,这样的物质包括糖类、丙三醇(甘油)、乳酸,等等。
以上三类说法中,笔者查阅了一些专业资料,觉得“张力说”和“润湿角说”这两类说法比较模糊,没有说清楚问题,比较靠谱的应该是“成分说”,挂杯现象和酒的粘稠度有着最直接的关系。纯粮酿造的酒里,除了酒精和水之外,还含有各种丰富的微量成分,包括乳酸以及丙三醇等高级醇,这些成分能增加酒的粘稠度,容易形成挂杯,一些陈年老酒,由于存放时间比较长,酒精挥发了,但是高级醇不容易挥发,留在了酒里,就造成了老酒挂杯更明显的效果。反之,液态发酵的酒里,微量成分很少甚至没有,所以不会出现挂杯现象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挂杯的酒才是好酒,是说得通的。
问题在于后来一些生产差酒或者造假酒的人,发现消费者会根据挂杯现象来判断酒的好坏,就开始在差酒里添加一些能增加粘稠度的物质,比如糖、食用甘油等,造成挂杯效果,从而以次充好。如此一来,根据挂杯效果来判断酒的好坏就不一定准确了,至少不能将其当作判断的唯一标准。
判断一款白酒到底是不是好酒,专业品酒师有多种方法来评判,这些方法很专业,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训练才能掌握,不适合普通酒友,笔者写过一篇《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品酒》的文章,发布在本公众号,可以供普通酒友参考,有兴趣的不妨一读。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标签: